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单位——广州市普公古陶瓷博物馆(原广州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于2013年11月8日正式开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该馆坐落于广州市越秀区德政南路53号,是一家以古代陶瓷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瓷器是我国的伟大发明,英文名“china”与我国国名相同,足以体现瓷器在我国历史上对世界各国的深远影响。在今天“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瓷器更是中华文明中最绕不开的文化符号。
该馆分为4个展厅:古代陶塑艺术展厅、中国陶瓷发展史展厅、汉两彩展厅、原始陶瓷展厅,展出藏品共计300余件,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代,从不同视角展示古代陶瓷文化的辉煌。馆内展品丰富而珍稀,尤其是瓷之源——原始青瓷以及汉代褐绿双色釉的收藏,是国有博物馆的很好补充,是该馆的一大特色。
该馆除了为公众提供优质丰富精彩的陈列展览外,2016年底至2017年初,该馆还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美成在久——中国原始青瓷展”,并获得很大成功,得到了行业内外一致好评。同时,该馆充分利用周边社区、学校的辐射力,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互动活动,让藏品走出博物馆,送活动到社区、学校,让观众在活动中学习知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附近小学、中学达成共建协议,达成共建的学校有八旗二马路小学、珠光路小学、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通过与学校深入合作,让青少年参与到博物馆日常运营中来,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中国陶瓷文化的魅力,自愿承担起传播历史文化的责任,同时也加深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广州市普公古陶瓷博物馆为广州着力打造海上丝路文化做出贡献,发挥陶瓷馆的创作能力,将已失传的、只在盛唐时期应用的釉彩陶艺术进行恢复,重新烧制出油彩马,在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州会场活动中,被评为“广州2017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最具文化创意产品。2018年该馆带着文创产品参加香港国际授权展,展品受到不少观众喜爱。
非国有博物馆始于收藏,源于收藏。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迅猛,不仅从“私家珍藏”发展到“社会共享”,逐步构建博物馆良好运行体系,而且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满足广大民众文化消费的精神圣地,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事业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文来源:广州市普公古陶瓷博物馆